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近日出手买入6.03亿美元,以维持港元汇率稳定。这是香港金管局3年来首度大手笔卖港元,买入美元。 据分析,香港金融管理局该举动的原因在于,近日游资流入亚洲地区,除人民币汇价屡创新高外,港元汇价也被推高。 汇价波动触及联系汇率制“红线” 据报道,香港金管局是在10月19日的纽约交易时段入市。本次买入美元后,香港银行体系的总结余在10月24日会增加至1533亿港元。这是自2009年12月以来,香港金管局首次大手笔入市以稳定港元汇价。 香港金管局发言人表示,目前港元市场稳定有序,近日港元需求有所增加,是与欧洲市场略为回稳、美元偏弱、美息下降,以致资金流入区内货币和股市有关,其他亚洲货币也同样面对上升压力。 香港自1983年实施联系汇率制度,将港元兑美元的汇价定在7.8港元兑1美元,但汇价可在7.75至7.85港元之间浮动。如果汇价升至7.75港元,即反映港元需求增加,同时触及强方兑换保证水平,金管局便需要卖出港元买入美元以维持港元汇率;如果汇价跌至7.85港元,便反映港元需求较弱,触及弱方兑换保证水平,金管局便要卖出美元购入港元,以维持港元汇率。 最新市况是,美元兑港元汇率已触及7.75的强方兑换保证水平。 香港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此前表示,如果港元汇价触及强方或弱方兑换保证水平,金管局会按机制入市。他又重申,香港特区政府及金管局无意亦无需要更改联系汇率制度。 交通银行香港分行首席经济及策略师罗家聪指出,如果香港金管局不出手的话,会引起市场讨论金管局是否守不住联系汇率制度。 热钱源于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 就此次游资的来源,香港浸会大学财务及决策学系副教授麦萃才的分析称,港元汇率上升反映有热钱流入香港,相信热钱是来自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措施(QE3),热钱需要港元用作投资。 美国在9月公布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每个月以400亿美元购买抵押贷款担保证券,直至2015年年中,以刺激美国经济发展。之前有很多分析都认为,没有游资流入香港,但如今游资持续流入,自9月QE3公布后,恒生指数已上升7.5%,反映楼价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也升至111.19,突破1997年楼市高峰的水平。 香港银行公会主席冯婉眉也指出,已留意到过去的一两个星期内,有游资流入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