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西风起。中国外贸失速发展,7月出口增长进入“1时代”,中国出口企业表示“压力山大”。但美国最大的造纸商和百货公司却乐了,因为他们在中国找到了新的“肉”。国际纸业公司瞄准了中国的纸尿裤市场,而零售巨头沃尔玛则正式进军中国线上市场。 8月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不约而同地步入了“1时代”。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8%。如果说这个“1时代”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的话,那么外贸增长也进入“1时代”就令人感到震惊了。海关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7月份我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4%、1.6%和1.2%。 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降幅最大,同比下滑了3.6%。欧洲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但让人“剪不断,理还乱”的欧债危机犹如一部没完没了的肥皂剧。无论欧债危机的剧情多么跌宕起伏,小、散、少的订单都让中国出口企业直呼“伤不起”。而欧洲也终于有了能够向中国输出的东西:不断下滑的出口增幅。 希腊、意大利这些文艺复兴时期的明星国家如今都成了负债鬼,殷实的德国人本来普遍被看成是欧债危机的一大救星,中国出口企业也寄厚望于德国,但是欧洲经济研究中心8月14日称,8月份德国经济预期指数降至-25.5。这是连续第四个月下降,是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准。未来6个月德国经济可能会降温,这对中国已经失速发展的外贸来讲更是雪上加霜。 中国出口竞争力长期下滑,是《华尔街日报》8月14日给出的“中国制造”变贵的主要原因。2004年,中国出口增长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幅达35.4%。此后,制造企业的成本就一直在全线上升,制造企业工人的平均工资上涨了150%以上,土地价格上升了逾70%。龙洲经讯中国能源分析师塔普林说,电价涨幅超过30%。对出口企业来说,雪上加霜的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逾30%。 15日,京东和苏宁易购开打价格战吸引了不少媒体的眼球,事实上,在技术或品牌优势不相上下的情况下,中国大部分出口企业竞争的也是价格。 中国制造变贵了,出口放缓了,美国制造却在中国找到了新的市场空间。中国的纸尿裤需求拯救了美国的造纸厂商。3年前,国际纸业公司关闭了弗吉尼亚州富兰克林市的一个大型造纸厂。 如今,这家全球最大的纸制品生产商开始恢复上述造纸厂的部分生产,这一次国际纸业盯上的是亚洲不断扩张的个人护理品市场。国际纸业副总裁兼纸浆业务总经理马蒂尼说,随着中国、印度和亚洲其他国家新兴的中产阶级家庭寻求使用更多个人卫生和婴儿护理产品,这一市场存在巨大商机。 另外,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在中国的发展迎来了新机遇。历经8个月的审查,沃尔玛联姻1号店终于获批。8月14日,国家商务部正式发布公告,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沃尔玛收购1号店母公司33.6%的股权。此次收购后,沃尔玛公司将成为1号店的控股方,拥有后者网上直销业务的控制权。 但若沃尔玛再通过1号店进军增值电信业务,也有可能迅速取得该领域的竞争优势,并以此方式规避增值电信业务许可制度,所以商务部对并购附加了限制条件,“特别是要求沃尔玛不能通过VIE”。据介绍,协议控制(VIE)结构通常是指境外有特殊目的企业通过其在国内的全资子公司以协议控制的方式,控制一家内资公司。此种方法,通常是企业为规避政府的外商投资产业限制政策而发明的。 尽管沃尔玛是国际知名零售商,但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脚步不够迅猛决断,在线上市场的作为更加有限。而1号店则是中国最大的网上超市,业务范围包括网上直销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沃尔玛此番控股1号店,为传统零售商试水电商业务带来了新模式。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多年,我国在零售市场对外资过度开放,外资零售企业凭着资金、技术等雄厚实力,在中国零售市场建立起霸主之势,而弱小的本土零售企业却没有得到发展。因此我们现在吸取过去的教训,在本土电商没有发展之前,对本土幼小的零售企业进行一定的保护,有限制地鼓励外资发展电子商务。 出口失速,外贸企业热盼政策加码。而面对美国制造,用一种包容的心态,学习其优势,才能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标。 作者:乔丽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