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30日电 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在国内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并有相当多的企业开始逐步实施,对于这一点是非常值得庆贺和肯定的。然而,经调查却发现,超过半数的企业知识管理实施并不能取得成功。常见的情况是:有一定“家底”的企业掷重金购买全套知识管理系统,上线后却并不能让员工热情地投入使用,知识管理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系统反而很快地被废弃,久而久之,知识管理也无人问津。 这是什么原因呢? 结合长期的知识管理研究和实践体会,中国知识管理协会认为中国企业知识管理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 首先,企业领导由于同行好友推荐,或“道听途说”,或想赶“潮流”等等原因要做知识管理,并满腔热血地召集人员开始部署。然而对于知识管理的概念目标并没有明确预期,既不知道知识管理能解决什么问题,也不知道需要怎样规划,更不明确需要投入那些人力物力资源…… 其次,其知识管理实施进程中并没有结合其企业的相关业务。只是简单地收集了所谓的企业知识,更甚至连隐性知识都没有深入挖掘。“知识”脱离了业务流程,脱离了真正地实践,就只会是一个“孤立”存在的项目,当然无法长久发展。 最普遍的一个原因是,对于知识管理的本质理解有误,单纯地认为知识管理就是知识管理系统IT,没有认识到知识管理的管理变革、业务流程实践、沉淀创新等更深的层面。仅仅以为上了一套IT系统,知识管理就顺其自然的实现。 最后一个原因是,对最终用户(管理者和知识型员工)的需求没有充分了解,将知识管理做成一项“额外的工作”,同时也欠缺持续推动知识管理体系运营的准备和能力。 “对于企业管理来说,从对工业生产、体力员工的管理到对智力工作、知识员工的管理,这种变革不仅对于管理学士一项重大挑战,对于管理一线的实际从业者也是一道坎”。知识管理作为一种顺应这种变化的尝试,作为一种新型管理,从事具体实践的管理者对其有模糊的认识,也属于正常现象。然后,由于对知识管理的理解上很多企业存在很大的“信息缺失”,部分企业就充分利用这种认知上的差距来“忽悠”客户,胡乱承诺“买了知识管理系统就可以做知识管理”。 再者,如今市场上有相当一部分提供知识管理服务的厂商都是从IT系统的角度,而非知识员工、知识工作流程的角度去做知识管理,欠缺对最终用户需求的研究,只是为知识管理而知识管理,最终导致知识管理成为组织中的“麻烦多余项目”而非提升效益者。 国际知识管理协会认为,知识管理实施企业需要深入理解知识管理的本质、内涵和外延,在企业内部建立共同的知识管理愿景。知识管理的理念、方法和工具必须与企业内的各具体职能结合,从知识工作者和任务、项目对于知识需求的角度去做知识管理,从解决问题而非知识管理概念的角度推动知识管理的实施。国内外的实践都证明,知识管理的实施成功依赖于组织各层级对于知识管理的理解、参与和具体的实践。真正知识管理实施好的企业,一定做了许多基础的分析工作、从核心工作入手,通过知识管理的理念指导问题的解决。 有了知识管理理念就可以实施了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知识管理的理念只是实施基础,而在实际开展中,需要针对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来有规划有针对的定制部署。所以,做了知识管理培训,还需要做企业本身包含决策、规划、设计、实施和运营的知识管理体系及战略相关的知识管理咨询。 通常情况下,这些知识存在于研究机构、管理咨询服务公司。如今最具权威性的机构当属国际知识管理协会,经过长期的研究调查以及实践以及形成自己成熟、有效的方法论,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帮助企业客观的分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向。其实,管理咨询生来就具备第三方的性质,但由于许多机构将知识管理做成了“信息化项目”,所以将本应该有的管理本分给忽略掉了,导致大部分知识管理实施项目前赴后继的“死在沙滩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