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12月18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明年消费平稳增长有很多有利条件。我国经济企稳迹象逐步显现是消费增长最重要的基础性因素。明年国家将加大改善民生力度,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提升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一系列政策措施将为扩大消费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V”型走势显示企稳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1月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83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847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9%,比10月份、9月份分别加快0.4和0.7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最高增速。 沈丹阳表示,今年的消费形势出现了“V”型的走势。年初时是“稳中趋缓”,到了8月份以后,“缓中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呈现出企稳回升的态势。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大概在14.3%。“今年1~11月份消费的实际增长比上年同期加快了0.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自2006年以来首次超过投资,这是很好的发展趋势,也是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的表现。” 据了解,11月,国内消费市场延续近几个月以来企稳回升的态势,表现为五个“回升”;大中型流通企业销售略有回升、城镇消费继续回升、穿类商品销售显著回升、热点商品销售明显回升、食用农产品价格小幅回升。 沈丹阳分析,从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增长的特点看,四个方面需引起关注:第一,城镇和乡村的消费同步增长;第二,中西部地区增速较快;第三,通讯器材、家具、建材的增速比较高;第四,网络购物、刷卡消费快速增长。 扩大消费仍有制约 尽管消费显现企稳态势,但消费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仍需要注意和解决:家电、汽车及相关商品的销售增速放缓;大中型流通企业的销售增速回落;上海等大城市消费增长变慢;餐饮消费增长势头减慢。 沈丹阳表示,明年的消费不仅会受国外市场需求萎缩的影响,也会受到国内市场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因素的影响。扩大消费仍将面临不小的压力。 他同时指出,商务部是重要的消费促进的宏观管理部门,但不是唯一的部门,有关政策需要其他部门共同研究出台。商务部将在自己的职能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措施。这个月底即将召开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商务部领导将在会上提出一些促进消费的思路,还会陆续制定配套的具体政策。
|